第一百零二章 考完试这题真难-《红楼春秋我为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与此同时,贾玦正在考场里抓耳挠腮,几次提笔,又几次放下,只因这个考题:
    【舍生取义】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说实话其实很好破,但就是太好破了,才犹豫,不知道用哪个好,而且很容易就写撞了,万一雷同被判个作弊上哪说理去?
    纠结半晌,贾玦想到了范文正公那句: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。唯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
    略一沉吟刚要下笔,他忽得赶紧拿左手挡上去,虽落得一手墨,好悬没滴到卷上。
    把笔在架上端正放好,贾玦长出口气,题目只出舍生取义,非成仁取义,如此破题好则好矣,却有偏题之嫌。
    且大魏前朝亦有北宋,虽不知此范公是否如彼范公,说过类似的话,或者流传下来?他虽未得见,难保没有,到底不妥,合该想些有明以后的名言。
    思忖良久,贾玦游离的目光重又凝聚在纸上,沾了墨,提笔一气呵成。
    【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!
    国朝养士百五十年,仗义死节就在今日!
    滋我大魏,天朝上邦富有四海,上有圣人励精图治,下有百官理政安民,德威远被,万国来王,梯航毕集,无所不有。
    子曰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防微杜渐,不可不甚矣。今东南沿海,倭寇抢掠,黎庶苦不堪言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撮尔小国,敢犯神州?陷东南与战火,乱社稷于危难。百姓何辜?苍生何辜?仆虽匹夫,亦知舍生取义!愿为国讨贼捐躯,还天下凛凛大义!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】
    洋洋洒洒写完这篇不是很八股的抗倭疏,贾玦满意的拿起来吹了吹,虽则另辟蹊径不一定好,但是政治正确啊!
    倭寇一直是朝政心头之患,写的愤青一点,也能给庙堂大佬们一种这小子好掌控,容易拿来当枪使的错觉。
    第(1/3)页